基層治理要“以民為本”
基層治理,作為連接政府與民眾的橋梁,承載著政策落地的重任,是民生福祉的直接體現。面對基層治理成效的差異,如何在這片為民服務的熱土上深耕細作,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重要課題。深化基層治理,關鍵在于以民為本,通過創(chuàng)新機制、優(yōu)化服務、深化互動,才能構建更加緊密和諧的基層治理生態(tài)。
強化引領示范,激發(fā)群眾參與熱情?;鶎又卫聿粦菃蜗蚨鹊闹噶顐鬟_,而是雙向互動的共建共享。要避免“遙控指揮”的誤區(qū),讓黨員成為基層治理的“領頭雁”,以身作則,率先垂范,帶動更多群眾參與到政策宣傳、事務決策、監(jiān)督管理等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中來。通過設立“黨員示范崗”、“群眾議事會”等形式,讓群眾的聲音被聽見,讓群眾的意見被尊重,從而激發(fā)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熱情,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。
優(yōu)化服務流程,提升群眾滿意指數。基層工作紛繁復雜,但萬變不離其宗,核心在于服務群眾。要摒棄“任務導向”的短視思維,轉而注重“群眾需求”的長遠視角。基層工作者需秉持“群眾利益無小事”的原則,耐心傾聽群眾訴求,細心解決群眾難題,以高效、貼心的服務贏得群眾口碑。通過建立快速響應機制,迅速捕捉群眾需求,準確判斷問題性質,并調動各方資源,形成合力,以最短的時間、最優(yōu)的方案,為群眾排憂解難。通過群眾滿意度調查、第三方評估等方式,對基層工作者的服務質量和效果進行客觀評價,以此作為改進工作、提升水平的重要依據。
深化互動交流,增強群眾配合力度。政策的生命力在于執(zhí)行,而執(zhí)行的關鍵在于群眾的理解與配合。要打破“文件傳達”的傳統模式,采用“面對面溝通”、“心貼心交流”的方式,確保政策精神深入人心。基層干部需主動下沉一線,走進田間地頭,走進百姓家中,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解讀政策,用群眾能接受的方式開展宣傳。同時,鼓勵群眾提出寶貴意見,將群眾智慧融入治理實踐,形成上下聯動、內外結合的治理合力,讓群眾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,共同推動基層治理工作邁向新臺階。(江北新區(qū)大廠街道 楊天星)
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江蘇蘇訊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本網按規(guī)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,請致電025-86163400 ,聯系郵箱:724922822@qq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