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發(fā)掘真相 傳播價值 感謝您瀏覽江蘇蘇訊網。 歡迎投稿:郵箱724922822@qq.com 客服電話:025-86163400 18061633398

正確指導正當防衛(wèi) 及時捍衛(wèi)人民權利

2020-09-04 13:26 來源: 編輯:供稿 瀏覽量:0

近期,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檢察院、公安部聯合發(fā)布關于依法適用正當防衛(wèi)制度的指導意見,就正當防衛(wèi)、防衛(wèi)過當和特殊防衛(wèi)的具體適用做出明確指導,一時間引起民眾熱烈議論。

受“人命大于天”的觀念影響,很長一段時間以來,涉及正當防衛(wèi)的案件總是偏向于受傷害嚴重者,一定程度上出現了歹徒的“我受傷,我有理”怪相。從法律上說,正當防衛(wèi)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,是與不法行為作斗爭的重要法律武器。公民在面對正在遭受的不法侵犯,理應勇敢的正當防衛(wèi),尤其是對正在進行的行兇、殺人、搶劫、強奸、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,更應采取防衛(wèi)行為,及時行使無限防衛(wèi)權。

然而正當防衛(wèi)案件千差萬別,任何一個細微的行為都能左右案件的發(fā)展。幸何如之,公安等司法部門近年在處理涉正當防衛(wèi)案件時,考慮到了普通人在面對不法侵害應有的反應,樹立了正確的司法理念,作出了合乎法理事理情理的準確判斷。如2018年昆山反殺案,在面對歹徒持刀傷害,受害者勇敢搏斗,并將歹徒砍殺,最終昆山司法機關作出正當防衛(wèi)的判決,一時間大快人心,2018年底的南京“小偷被抓骨折索賠14萬,最終法院判抓賊者屬正當防衛(wèi)”,這兩個案例也一定程度上弘揚了社會正義,極大的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,最大程度的保護了原本就是受害者的正義者!

當然,在司法判例中正當防衛(wèi)有如此多爭議,也與人民群眾對正當防衛(wèi)的理解不足息息相關。有群眾認為我當時受欺負了,事后再去秋后算賬,也算公平合理,理應是正當防衛(wèi),有人認為我受到了侵害,就應不顧后果的強烈反抗,全然忘記自己受侵害的嚴重程度。這些理所當然的理解在司法上并不能成立,也對整個社會推動正確的正當防衛(wèi)觀不利。

還需要注意的是,指導意見并不是司法人員和人民群眾的“圣經”,不可能對正當防衛(wèi)的所有可能都一一列舉,而只能就普遍性、原則性問題提出相對明確的規(guī)則指引。有了指導意見,司法部門在處理涉正當防衛(wèi)具體案件時,在處理時就有規(guī)可依、有據可循,更加充分的發(fā)揮刑事司法職能,但還是應該在充足取證,合乎法理的前提下,審慎作出讓人民信服的判決,及時捍衛(wèi)人民群眾合法的生命權、財產權等合法權利。(文/吳同)

江蘇蘇訊網客服:025-86163400
【責任編輯:陸超】

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江蘇蘇訊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本網按規(guī)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,請致電025-86163400 ,聯系郵箱:724922822@qq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