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關食堂豈能成為奢侈浪費的法外之地?
前不久,某記者到鄉(xiāng)鎮(zhèn)參加調研,在鄉(xiāng)鎮(zhèn)簡易食堂就餐的人員大約30人,坐滿了3桌,上菜的分量比較大,結果用餐結束后,還剩下大約1/3的菜。還有一次,記者到某縣級部門調研,機關食堂提供的是自助餐,大家按量取用,大多實現(xiàn)了光盤。但是,等到用餐快結束時,盛餐區(qū)還剩下不少飯菜。雖然個人浪費減少了,但因為備菜總量大于實際消耗,也造成了浪費。(12月21日,人民網)
建立機關食堂,是為了保障和方便機關工作人員用餐。在我國,很多地方的機關食堂特色明顯,一些機關食堂還開放了特色外賣,彌補食堂成本的同時,減少了浪費,也讓普通百姓有機會嘗到不一樣的美食。不過,也有一些機關食堂,還存在浪費現(xiàn)象。如只需刷一元錢,就可享受一頓不錯的飯菜,這是不少機關食堂仍存在的做法,被百姓稱為“一元餐”現(xiàn)象。由于“一元餐”一定意義上是一種福利餐,相當于“免費餐”,容易讓一些人在“食之有味”的同時感到“棄之不可惜”,進而造成一些浪費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隨著中央八項規(guī)定的實施,很多機關食堂積極響應“光盤行動”,倡導并采取措施推動就餐者厲行節(jié)約、反對浪費,取得了較好成效。比如,一些食堂不僅在每個餐桌設置光盤行動的宣傳畫、提示語,還安裝了攝像頭對就餐浪費情況抓拍錄像,對浪費者進行教育批評。還有一些食堂在餐具上做文章,減少了餐盤、餐具的尺寸,改革自助餐等取餐方式,以定量取餐等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。
然而,時至今日,一些機關食堂的浪費現(xiàn)象還沒有得到根本遏制。究其原因筆者看來,機關食堂也是需要機關干部自掏腰包就餐的,所以可以排除故意浪費的嫌疑。出現(xiàn)剩菜剩飯,有三種情況,一是不合胃口,二是買多了,三是沒形成光盤的習慣。
機關食堂是機關作風的一面鏡子,機關食堂如何帶頭厲行節(jié)約杜維浪費,值得思考。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。
其一,機關食堂在質上下工夫,研究顧客的飲食習慣,盡量滿足顧客的口味需求,用舌尖上的美味打敗舌尖上的浪費。
其二,鼓勵顧客“光盤”,吃多少買多少不夠再添。實在吃不了,可以打包帶走。
其三,建議食堂實行餐前預約制,制作用餐登記板或者利用手機小程序,要求員工用餐提前向食堂報備,食堂按照實際用餐人數(shù)備餐。這樣,可以更大限度地減少餐飲浪費。
其四,完善監(jiān)督制約機制,可以安裝監(jiān)控,也可以派專人巡邏,對于浪費超過一定數(shù)量的,給予處罰,批評與罰款相結合。自助餐更容易精準控制備餐量,減少個人浪費,但與此同時,要重點關注食堂備餐多造成的浪費。(蔡菲菜)
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江蘇蘇訊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本網按規(guī)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,請致電025-86163400 ,聯(lián)系郵箱:724922822@qq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