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發(fā)掘真相 傳播價值 感謝您瀏覽江蘇蘇訊網。 歡迎投稿:郵箱724922822@qq.com 客服電話:025-86163400 18061633398

蘇訊快評丨為“拐杖書記”點贊 為扶貧干部“撐腰”

為“拐杖書記”點贊 為扶貧干部“撐腰
2020-07-10 08:43 來源: 編輯:供稿 瀏覽量:0

村民口中的這位“拐杖書記”,就是2018年3月廣西農業(yè)職業(yè)技術學院派駐百色市靖西市祿峒鎮(zhèn)懷利村在地圖中查看擔任第一書記的何榮。在駐村的兩年多時間里,他拄著拐杖,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道路。(人民網7月4日電)

“拐杖書記”這個稱呼代表了懷利村村民對第一書記何榮的認可與肯定,拉近了村民與何榮的距離,這個稱呼在何榮看來是溫暖而親切的。“拐杖書記”代表了千千萬萬扎根貧困地區(qū),帶領貧困地區(qū)的人民脫貧致富的扶貧干部。我們應當為“拐杖書記”點贊,為扶貧干部“撐腰”!

為他們的青云之志點贊。“善為國者,遇民如父母之愛子,兄之愛弟,聞其饑寒為之哀,見其勞苦為之悲”,這是扶貧干部的心聲。他們之所以到偏遠的貧困地區(qū)開展扶貧工作,就是因為心中有著為人民謀幸福,為民族謀復興的遠大志向。也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群擁有遠大志向的人,中華民族才能在風雨飄搖中屹立不倒,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逐漸發(fā)展壯大為世界強國;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群擁有遠大志向的人,在突如其來、氣勢洶洶的疫情面前,中國的疫情才能夠迅速得到控制。

為他們的身體力行點贊。為了解貧困地區(qū)致貧的根源、找出脫貧致富的路子,幫助貧困地區(qū)脫貧致富,他們翻山越嶺深入田間地頭去實地考察,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及經濟現狀;他們主動與當地百姓嘮家常,拉近與老百姓的距離,贏得老百姓的信任;發(fā)揮自己的專業(yè)知識,以自己所學幫助當地發(fā)展特色產業(yè),通過成立專業(yè)合作社、注冊商標等形式將當地產品推向市場。他們身體力行、不畏風雨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百姓證明他們帶領貧困地區(qū)發(fā)家致富、走上康莊大道的決心。

為他們的勇往直前“撐腰”。扶貧的道路不是一片坦途,在這過程中有泥濘和沼澤,甚至會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(zhàn),沒有勇往直前的決心和勇氣是不會走向成功的。他們始終堅信“長風破浪會有時,直掛云帆濟滄海”。我們應當為他們“撐腰”。要關心關愛扶貧干部,關注他們的生活狀況及思想狀況,為他們提供生活上的幫助,時常與他們進行思想上的溝通和交流;關注他們的工作情況,調動人力物力資源對他們的工作予以保障;精神上予以鼓勵,對優(yōu)秀的扶貧干部要進行表彰和宣傳,讓他們有榮譽感。

脫貧攻堅的道路上少不了“拐杖書記”“跑腿干部”的身影,是他們讓貧困地區(qū)“人人有活干、家家有收入”,是他們讓貧困戶不愁吃、不愁穿,義務教育、基本醫(yī)療、住房安全有保障,是他們的身體力行和勇往直前讓幸福之花在貧困地區(qū)大放異彩。(陳黎明)

江蘇蘇訊網客服:025-86163400
【責任編輯:陸超】

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江蘇蘇訊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本網按規(guī)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,請致電025-86163400 ,聯(lián)系郵箱:724922822@qq.com。